今年2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共同推出了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70家国有博物馆304件藏品参加评选。经专家初评、投票,推选出了7类161件“百大镇馆之宝”入围候选名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哪些来自宁波的精美文物在参与C位的争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一下。
天一阁博物院
壹
明刻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此书由礼部刊印,是现存最早的登科录实物,开本宏阔,纸墨俱佳,古朴雍容。
它不仅记载明代首科进士科考的过程,而且记录了进士本人的家庭状况,是研究进士人物生平的最原始资料。
除此之外,《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相比于其他登科录还多了所授官职,这是由于当时为明代初期,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故中进士者直接授予官职。这在明朝历届科举考试中也是一大特例。
贰
宋黄庭坚草书《刘禹锡竹枝词》卷
黄庭坚存世草书墨迹国内外仅有七件,天一阁所藏此卷是目前唯一藏于浙江的真迹。此卷后有陈从周、徐邦达、沙孟海的跋。1978年徐邦达先生来阁鉴定,认为此卷为黄庭坚晚年之笔。
叁
元吴镇《双树坡石图》轴
吴镇,在绘画史上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在吴镇存世作品中,仅有两幅以双树为中心的画作,天一阁所藏《双树坡石图》正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藏于浙江的真迹。
肆
明朱松龄竹圆雕五子戏弥勒像
此像描绘弥勒菩萨与五小儿嬉戏的场景。背面底部布袋处有阴刻隶书:“松粼朱鹤为静悟和尚戏作于九华山白云洞。”朱鹤存世作品寥若晨星,此件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以人物为题材的竹刻作品。
宁波博物院
壹
南宋“天封塔地宫殿”铭银殿
此银殿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模型,檐下有“天封塔地宫殿”铭匾额,殿身镌刻“太岁甲子,绍兴十四”(1144年)纪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绍兴年间长江以南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建筑制度、式样及其特点。
贰
南宋“绍兴十四年”铭银塔
1982年出土于宁波市天封塔地宫。此银塔为天封塔模型,此塔在唐宋时期具有水运航标和地标意义,兼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叁
越窑青釉瓜棱瓷执壶
越窑青釉瓷荷叶带托茶盏(一组)
1975年出土于宁波重大考古发现和义路唐明州港码头遗址。这是一组典型的唐代越窑青瓷珍品,同时也是佐证唐代宁波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宁波市奉化区博物馆
壹
木雕船鼓
船鼓是江南传统节日稻花会、庙会等行会时使用的道具,为我国现存体积最大的木雕文物之一,船身用黄杨木、牛骨、金属、贝壳及彩绘玻璃等材料雕制组合。整座船鼓从上到下通体施艺,是木雕作品集大成者。
贰
绳索纹青瓷罐
该青瓷罐出土于奉化区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它的出土将我国烧制成熟青瓷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两百年,为研究汉代水井的形状及特点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标本,也是研究越窑系青瓷重要的实物资料。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壹
龟形陶盉
田螺山遗址出土,属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约7000年。夹炭陶,通高22厘米,最大径达26厘米。顶面呈龟背形,正中有脊略呈人字形鼓起,器身斜直腹。顶部以凸脊为界两边对称布满芽叶纹,腹部刻画猪、鹿图案,龟背尾脊下方刻画一火焰纹。为盛水或盛酒器皿。
龟形陶盉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在众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陶盉中独树一帜,在周边史前文化遗址中亦未曾有见,展示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集中代表河姆渡文化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贰
炭化稻谷
一盒共计25粒。多数谷粒芒刺、稃毛清晰可辨。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稻。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的水稻,当时发现的稻谷之多,保存之完好,色泽之新鲜是以往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所没有见过的,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家和农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鉴定是亚洲栽培水稻。配套出土的农作物工具、饮食器等非常丰富,成为当时研究稻作起源的一个标尺和起点,从根本上推翻了稻作农业起源印度说,为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奠定了科学基础,是稻作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尽管后来发现比河姆渡遗址年代更早的稻作遗存,但河姆渡水稻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不可动摇。
浙江省博物馆推荐的宁波相关文物
壹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此器正面阴刻图案的中间为常见的重圈纹,外缘呈火焰状,两侧对称各有一与其相连的鸟纹。它是河姆渡文化蝶形器中选料最讲究、制作最精美的一件。反映河姆渡先民对自然的一种原始认识,以及对太阳和鸟的崇敬之情。
贰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为浙博馆藏一级文物,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夹炭黑陶,圆角长方形,器表打磨光亮,内壁较粗糙, 有条状横向磨擦痕迹。长边两侧各阴刻一猪,长嘴,竖耳,高腿,短尾,粗鬃,腹略下垂。刻纹线条流畅、刚劲干练。猪的腹部均运用了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装饰纹样,这类纹饰常见于河姆渡文化。两侧猪首朝向相异,纹样不完全一致,其一稍小且纹饰也较简,这种对称动物纹略有繁简的现象也常见于河姆渡文化的各类器物上。
叁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此琴是唐琴中不可多得的神品,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的雷公琴。
肆
万工轿
这顶宁波朱金漆木雕花轿为现存花轿中最豪华的一顶。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 250 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此轿采用榫卯结构联结,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制作此轿需耗费近一万工时。
来源:宁波文化广电旅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