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记湖南仁和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易志刚
(资料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沙兆华
今年“五一”假期,每天凌晨2时至4时,印着“仁和环境”的餐厨垃圾清运车会准时出现在长沙五一商圈等繁华地段。5天假期,200余辆“仁和环境”餐厨垃圾清运车日夜奔忙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实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应收尽收。
大量餐厨垃圾被运去了哪里?5月初,记者跟随餐厨垃圾“足迹”,来到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湖南仁和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环境”)。长沙市每天产生的1100吨餐厨垃圾,在这里经过专业工艺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生物柴油、清洁电能和高蛋白饲料。
作为核心技术的“掌门人”——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易志刚,20多年致力于厨余垃圾收运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研发和项目投资建设,解决了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难题,使长沙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餐厨垃圾资源收集处理全覆盖的城市,获全国推广。
易志刚于1970年出生于长沙县,16岁入伍,曾在北京空军某部当技术员。军旅12年,易志刚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也为他日后创业储备了知识。
1998年,易志刚离开军营回到家乡,时逢国企改革浪潮,经历两次“下岗”后,他决定“下海”创业。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2003年,易志刚对长沙的生活垃圾处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希望“化腐朽为神奇”,把垃圾资源化。可当时,垃圾处理等技术领域空白,如一座座大山般压在易志刚心头。
为此,易志刚20年来全身心扎进“餐厨垃圾”里,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整套成熟的餐厨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逐步实现对餐厨垃圾100%的资源利用回收、从生产到回收的闭环处理。仅其中的“废水技术”这一项,易志刚和团队就钻研了5年,投资数千万元。
“以前农村通过传统的转化方式,1吨餐厨垃圾只能生产不到10个立方的沼气,而现在我们1吨可以产生出70个立方以上的沼气。”在易志刚眼中,曾经被嗤之以鼻的餐厨垃圾已成为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当沼气使用不完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压缩提纯的方式,把沼气作为生物天然气进行储存利用,也可以转变成电能。”
科研攻关打破技术壁垒,进而实现成果转化。目前,易志刚拥有厨余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让餐厨垃圾实现三个“变身”,成为价值不菲的“商品”与“新能源”。餐厨垃圾中废油脂变成绿色环保能源“生物柴油”,全部出口欧洲;有机物提取变为沼气能源,沼气发电变为绿电,每年达10万多度,实现园区自给外,其余7万多度还可满足周围居民用电;废渣变成动物蛋白,成为优质饲料,用于畜禽的喂养。
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仁和环境逐步走上正轨。2017年,公司扭亏为盈。现在,仁和环境已成为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年上缴国家税收超亿元,解决员工就业1000余人,其中安排近200名退役军人就业。
环保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厨余垃圾,占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总量的30%,蕴含着更大的资源回收利用“空间”,成为了易志刚下一个科研目标:“未来我们要继续深耕细分领域,挖掘出更多资源用于节能环保,让城市充满绿色、更加美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