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秦丛丛 滨州市委党校
自2020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全市各级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推广“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通过制定方案、专班推进、督导评估、列入考核等措施,实现办事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缩减的目标,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了营商环境。未来,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窗受理”从物理聚集向化学合并转变
要想真正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必须实现综合窗口从物理集聚向化学合并的转变。为此,一是需要部门间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与再造流程。要以“服务对象便利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整合原有各部门碎片化、条线化的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功能,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一窗受理、后台审批、并联审批”的业务流程,提升信息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目标。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共享进程。“一窗受理”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前后台的无缝对接,主要技术手段就是信息共享与交换。所以,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作用,完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对分散在后台各部门、各层级的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协同共享,打通数据壁垒,避免数据和业务“两张皮”,减少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重复录入。同时,建立政府信息共享激励机制,推动各责任单位及时更新数据,提高各部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的积极性。
推进市域一体化政务服务格局的实现
一是积极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推行“一网通办”为目标,加快构建市域全流程一体化在线平台,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公共服务事项整合至统一管理平台,做到既能上下贯通各层级体系,也能确保同一层级机构、人员、事项、流程、标准、数据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在市内任一县(市、区)皆可办的目的。二是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可建立无差别“一窗受理”业务综合云平台,所有综合受理业务实时录入云平台,实现网上全流程大闭环办理,通过电子证照共享与归档、申请表自动填报、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功能,最终与EMS自动对接实现快递送达。此外,受理情况、办理过程、结果信息等在实体大厅和政务服务网可互认互查,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是推动各类数据资源在全市一体化平台的共享互认。依托一体化平台电子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功能支撑,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
打造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全科受理队伍
对于无差别“一窗受理”的工作人员,需本着秉承“窗口无权否决”的责任意识,尽力打造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全科受理队伍,力争实现“一窗受理、一口通办”,着力提升营商环境。为此,一要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可邀请专家学者、审批业务骨干通过专题培训、辅导讲座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工作能力培训,并对工作人员遇到的难点问题答疑解惑;也可到先进城市学习借鉴“一窗受理”经验,使工作人员具备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能力和素质。二是编制“一窗受理”工作手册,为全科工作人员服务提供标准。依据已经优化的流程,对每个办理事项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进行梳理,编制“一窗受理”业务手册,作为全科工作人员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的工作指南,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个个会办事”。三是充分挖掘精干力量。要把好用人入口关,招录的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实施窗口人员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模式。
推进“一窗受理”向基层延伸
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需结合亲民化改造,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以政务服务网为支撑,将“一窗受理”工作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延伸。为此,一要培训一批业务精、素质强的窗口工作人员,由他们负责在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综合窗口工作,使每一个综合窗口都变成一个亲近群众的政务平台,拓宽综合窗口功用。二要根据基层实际,加大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下沉力度。充分发挥网格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网格员转变成“网格帮办代办员”,将办事末梢逐步延伸至村和社区,由网格员“跑腿”,真正实现居民就近办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要全面建设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对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进行升级改造,乡镇(街道)设立自助服务区或配备自助服务设备,并进一步优化自助设备布局,在具备条件的特别是偏远的社区和村居配备自助服务设备,提供预约、查询、填表、提交、评价、证照打印等“7×24”不打烊自助服务。
关键词: